标王 热搜:
 
 
当前位置: 首页 » 公告中心 » 行业新闻
景致记录:丹巴县梭坡乡,与碉楼一样珍贵的优秀品质
 [打印]添加时间:2021-07-13   有效期:不限 至 不限   浏览次数:244
   丹巴具有“千碉之国”的美称,梭坡、中路、蒲角顶,这三处的古石碉楼群,最是稠密壮观。
 
  据说,20世纪初,一位名叫斯廉艾的法国人,无意间发现了这些林立的古碉,他拍下照片拿回法国展览,立即引起了轰动。
 
  我是在十多年前,第一次去丹巴,到的就是梭坡乡。
 
  梭坡乡,距县城7千米,现存175座古碉,是丹巴最大的古碉群。
 
  梭坡乡,还有一座十三角碉,大约建于元末明初,在世界上存量稀少。
 
  我们要去参观的那位藏民家里,就有一座五角碉。
 
  我在旅游车上,远远地看见碉楼林立。越是靠近居民区,公路中间,越是会出现那些小猪、小羊、小牛。它们悠闲地散着步,见到旅游车这个庞然大物,它们仍然不慌不忙,缓缓而行。
 
  不知它们是没受过车的迫害呢?还是有着此山是它们开的豪气。
 
  旅游车只能怕了它们,左躲右闪,尽量避免直接接触。我看着车窗外的那些小家畜,恍惚间,感觉到了小人国,它们怎么都生得这么小巧。
 
  我抬头远眺,公路远处的草地上,白色小羊若隐若现,犹如一粒粒珍珠散布在草丛中,十分地可爱。
 
  走进梭坡乡时,一头壮实的大肥牛,将乡间小道堵了个严严实实。藏民也不鞭打它,只吆喝几声,那头大肥牛,就乖乖地给我们让了道。
 
  我看向村口,一群硕大的肥猪,三三两两聚在一处,低头啃食着草皮。我恍惚间,感觉到了大人国。原来那些袖珍的小家畜,长到成年,居然可以这么壮实、这么肥大。
 
  那些大肥猪,有三种颜色:黄色、白色、黑色,见我们盯着猪看,来接我们的藏民乐呵呵地在一旁说:“我们这里的牲畜,全都不喂饲料。我们喂来自己吃得,不喂那些不好的东西。这样的猪肉、牛肉吃下去,人才健康,不生病,才有力气干活。”
 
  藏民家的女主人,早已摆好了一盆苹果,让大家随便拿着吃。那苹果皮上,有着一块块的黑色斑点,不知是些什么。我正在犹豫要不要咬下去,见随行的人都连皮吃得津津有味,也就一口咬了下去,酸酸甜甜的,真解渴。
 
  藏民不失时机地宣传他们的绿色水果:“我们从不给果树打农药,结出来的果子,不好看,不过吃了对人好。”这一席话,说得我们黯然神伤。我们这群平素吃惯了农药喷洒出来的水果的人,好生羡慕绿色有机食物。
 
  这位质朴的藏民,兴冲冲地拿出家中珍藏的一幅祖传唐卡,展示给我们看。他说,有位香港人出了三十万,他也没有卖。那可是十多年前的三十万,不是一笔小数目,在他们县城,肯定买得到一间门面。即使不买门面,在县城买一套商品房,就连装修费也有了。
 
  我们疑惑不解地瞪着他,觉得他应该卖了。他却坚决地说:“老祖宗留下来的东西,出多少钱,我都不能卖。卖了,就成败家子了!”
 
  唉,听得我们好惭愧。这样的美德,在经济社会中,已经非常少见了。那些祖上曾经光辉灿烂过的人家,不知又有多少后人,想要生活更好一点,毫不犹豫地把祖传的东西卖掉呢?
 
  这位藏民家的五角碉楼,有30多米高,大约十多层楼高。碉基结实,下宽上窄。藏民砌碉楼,很是随意,没有图纸,也不吊线,随意用乱石涂抹上泥浆,一点一点砌起来的。
 
  丹巴梭坡乡,那些与碉楼一样珍贵的,就是藏民质朴的品德,还有他们那些,散养在田间地头的牛羊,任其生长,居然可以长得那么好。